每年到第4季,各行各業都全力趕業績拚經濟,不僅百貨業祭出周年慶優惠,緊接著感恩節買氣,一直延續到聖誕節,甚至是跨年。日前便有1名30歲的日系保養品牌櫃姐,因過於緊張,不堪壓力,竟引發嚴重耳台北植牙鳴,且無法正常上班。收治這名患者的人工植牙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耳鳴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嚴重者可能間接引發焦慮,甚至憂鬱症,不得不慎。
過去,耳鳴多半被認為是中老年人專利,主因為耳朵自然老化,內耳血管循環不良加上神經退化萎縮,但李宏信指出,像櫃姐這樣因壓力導致耳鳴,甚至精神狀態的案例,在門診中其實層出不窮。耳鳴的干擾也常帶來情緒上的煩躁及壓力,患有耳鳴的患者後期發生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當情況惡化後心理因素則與耳鳴相輔相成,國外研究已證實「耳鳴會增加焦慮及憂鬱症的風險,其中焦慮也會造成耳鳴,通常只要耐心治療,症狀皆會慢慢改善」。
耳鳴的聲響,多微創植牙為嗡嗡聲、嘶嘶聲或所謂的蟬鳴聲,雖聲音高低或大小聲不同,但特徵都是持續不停,若不及早治療會越來越大聲,影響生活與睡眠,令人難以承受。在治療上,目前多半以促進內耳血管暢通、促進神經細胞活化以及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3種藥物搭配為主。初期發病的患者,配合休息或作息調整及飲食正常,也常有自然痊癒可能,症狀較輕微者,一般在服藥半年內可獲得明顯的改善。
門診經常可以看到全口缺牙患者,都是因為長期牙周病、蛀牙、咬合功能不良、臉部變形,甚至顎關節疼痛,前牙美觀的問題,或因其他意外導致牙齒全部或部分缺損,一般所採用的全口活動假牙穩定性與固持力不佳,咀嚼時容易搖晃,無任何牙齒的支撐,十分不便。全口重建治療可改善口腔內的不良狀況,包括牙齒的外型、高度和上下齒列的咬合關係都重新建立,將口腔內的現況做了一個全新的改變即為“全口重建”。嚴重的口腔狀況通常會影響飲食生活的品質,更進一步的引起消化系統及其他毛病,若是已經全部無牙或是僅剩不多牙齒的情況,建議全口重建的計畫與治療,避免口腔及身體健康情形進一步惡化。初步患者須與醫師討論建立治療計畫,確認患者的需求、時間與預算的考慮,對美觀的要求,衡量現狀與患者本身的期望,口內剩餘牙齒與口腔的健康程度,是全口重建開始治療前很重要的診斷步驟。
李宏信強調,耳鳴除了靠藥物治療外,若是由壓力、焦慮或過勞所引起,還得從調整生活型態下手,排除壓力因子、減少工作量、改善睡眠、以平常心看待來緩解緊張,才能逐漸改善耳鳴症狀。否則在壓力、耳鳴以及憂鬱交互影響下,即便使用藥物,效果也十分有限。
至於在飲食上,油炸類、高鹽分的重口味食物,如薯片、鹹酥雞、麻辣鍋等食物也應避免食用,以免膽固醇、血脂肪等在血管內沉澱阻塞,導致內耳神經組織缺血,養分不足,加重耳鳴症狀。反之,可活動假牙多食用低脂肪、抗自由基、反老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安定神經,可有效幫助睡眠,緩解壓力與焦慮;而要避免食用乳酪、柑橘類如葡萄柚等富含酪胺酸的食物。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呼籲,耳鳴雖然可怕惱人,但若及早治療,痊癒機會仍相當高。但壓力、耳鳴、憂鬱這三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除了靠藥物,患者還須找到緩解自身壓力的方法,必要時可求助身心科,才能讓耳鳴獲得全面的改善。
植牙的方面,等待的時間就必需比較長,但優點就是牙齒是不會互相影響的,不需要另外再去修模前、後兩顆牙齒再來製作這個假牙,但植牙中間所等待的時間可能從三、四個月甚至到半年都有可能,是必需花比較長的時間。至於是缺牙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到植牙的部份,主要是要評估牙齒下面齒槽骨是否有萎縮的情形,因為在牙根拔離齒槽骨之後,骨頭的部份會開始萎縮,如果萎縮到一定的程度使得牙齒的地基不夠穩固,假始要再放入一個人工的牙根在萎縮處,就可能沒辦法讓牙根在非常穩固的狀態下支撐牙齒上方咬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