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耗電也消暑 古人畫中自清涼

入夏以來頻創高溫,台灣用電的紀錄不斷被刷新,人人幾乎走到哪就冷氣開到哪,然而沒有空調的古代,古人又如何熬過酷暑?從古畫中可知古人消夏納涼也頗有心得,節省夏日電費,古畫不乏清涼!

古人消暑第一招,先從衣著換起,北齊畫家楊子華的《北齊校書圖》記錄下北齊文宣帝高洋命11名文臣共校五經的故事,特別的是因處盛夏,畫中榻上的4位士大夫皆披紗而坐,薄紗內則是裲襠繫帶裝,所謂「裲襠」實僅兩片布,一當胸、一當背。南宋《柳蔭高士圖》中,畫下一翁袒胸赤足,頭載葛巾,所穿亦是「裲襠」,且根據後人推測,畫中人物應為陶淵明。

爬山看瀑布 避暑良方

乘涼,古人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找棵樹。宋人小品《槐陰消夏圖》所繪便是盛夏綠槐樹下,一名高士袒胸赤足,閉目養神,此風到清末民初仍可見,如任伯年為吳昌碩所繪的《棕陰納涼圖》、《蕉陰納涼圖》亦皆為盛夏時樹下手機資料救援乘涼之景,從「脫衣簧坐搖大扇,第一人閒逭暑方」等跋文上可見時人獨坐解衣,樹下享清風徐徐,伴書琴而臥,實為夏日一大樂事。

出門遊樂亦是避暑盛事,宋朝李嵩的《水殿招涼圖》,可見畫面中有河邊玩耍的幼童,涼亭中又有僕人打扇,當著青山秀水而暑氣全消,場景可知非平日居所而應是避暑山莊。不過,避暑山莊不是人人都享受得起,古人爬個山、看個瀑布,也是最常見的消暑之道,同為李嵩所繪的《溪山水閣圖》,畫中瀑布下搭個涼棚,便是絕佳的消暑良方。

客戶表示自己的Android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突然死機,之後就重新啟動時就不能正常開啟了,然而手機裡面裝有客戶過往的大量生活照片和跟好友的聊天記錄,十分渴望能夠找回這些珍貴的回憶。於是客戶到手機資料救援中心尋求幫助,卻被告知只可以通過刷機的方式來重開手機,但是這就意味著手機資料會被完全清除。經過朋友的介紹,找到我們公司尋求幫助。經手機資料救援工程師檢測發現主要是手機內部儲存晶片的損壞導致手機不能開機,於是將手機晶片拆出,通過專業的手機恢復設備分析並讀取手機資料,並成功把資料還原到客戶的新手機上,經客戶驗證,資料完整無缺,100%恢復成功。

當發生檔案刪除、遺失、損壞的問題,請不要慌亂,並且務必注意以下事項:1.不要再對硬碟做任何的寫入操作:因為沒人知道寫入的新資料是否恰好覆蓋遺失資料在碟片上存放的位置。造成資料損毀,有可能再也無法救援遺失的檔案。2.不要進行磁碟重組:因為一旦重組磁碟,檔案在硬碟中存放的位置將會發生變化。重組移動的檔案位置有很大可能覆蓋到部分或全部的被刪除檔案的叢集位址。造成檔案無法被救援。3.在資料救援的過程中,搶救回來的資料應當儲存到另一個硬資料救援碟分割區或其他外置存儲裝置上,避免覆蓋自身叢集位址或其他尚未救援的資料。

扇子 古今消硬碟救援暑神器

手機資料救援

即便不上山,近水總是消暑的必要手段,宋朝李唐的《松湖釣隱圖》、馬遠的《梅溪放艇圖》、石濤的《山溪泛舟圖》均宛如從畫面中聽到流水聲,頗可乘古畫涼意,消自身暑氣;但要說古今最通用的消暑神器,還是扇子,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人人上手,唐代周昉《揮扇仕女圖》、明陳洪綬的《執扇侍女圖》,不論是團扇、摺扇,都見涼意。

要說境界最高的消暑則是「心靜自然涼」,花花草草最是心境清靜得閒的寫照,南宋林椿的《葡萄草蟲圖》,纍纍葡萄外還可見一隻蛐蛐,頗令人莞爾。要說畫面「冷」出境界,齊白石曾在《白石老人自述》裡表示自己定居北京後「那時的畫,學的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為北京人所喜愛」,以其《杯中花》為例,簡單清冷,看其畫亦頗能去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