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是一種常見的表現,頸部裡面包含頸動脈、靜脈、脊椎、食道、氣管、淋巴組織等重要器官,出現腫塊時較容易被摸到,除了良性發炎反應,也別忽視可能是癌症的警訊!因此,了解常見頸部腫塊的原因及危險因子,有助於及時診斷及治療。
成人頸部腫塊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 發炎性疾病:正常人頸部淋巴腺約有二、三百個,約半顆米粒大小,有發炎反應時則會變大,但一般不會超過兩公分。活動假牙一般人常因感冒、牙齒痛、扁桃腺發炎等而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大多會在治療本身的發炎疾病後數天內縮小。
- 先天性的頸部腫塊:通常兒童時期就有,但也有到成人時才發現,而此種腫塊通常為緩慢成長,無痛且軟或有彈性的腫塊,而且形狀呈圓形等,感染發炎後才會痛和腫脹,如甲狀舌骨囊腫、皮樣囊腫、血管瘤、淋巴管瘤、鰓裂囊腫、甲狀腺囊腫、脂肪瘤… 等。
- 惡性腫瘤:年紀越大(大於40歲以上)則惡性機率增加。另外,頸部腫塊有個80% 法則:「統計三公分以上之頸部腫瘤約百分之八十為惡性,惡性腫瘤當中約百分之八十為轉移性,轉移性腫瘤當中約百分之八十來自頭頸部的原發病灶。活動假牙」惡性腫瘤常會造成頸部淋巴轉移,若為頸後三角,其原發腫瘤較常見為鼻咽部;而鎖骨上窩淋巴轉移其原發腫瘤則較有可能為氣管、食道或胃。
那些病史的頸部腫塊可能是惡性的風險較高
- 年紀大於40歲
- 物質使用:是否有煙、酒、檳榔的使用
- 最近有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半年內體重下降 >10%)、不明原因發燒(沒有明顯的感染源)、夜間盜汗、疲倦、食慾不振
那些症狀的頸部腫塊可能是惡性的風險較高
- 腫塊特性:硬的且固定不能移動
- 腫塊大小:發炎性淋巴結腫大很少超過2公分,所以當頸部腫塊大於2公分時則惡性風險提高
- 腫塊皮膚表面異常:如潰瘍或破皮
- 和頸部腫塊同側的耳朵痛、耳鳴、悶塞感或聽力變差
結語
頸部腫塊雖然以良性為居多,然而若治療幾周後仍然沒有消失,或者頸部腫塊合併上述危險因子,一定要進一步檢查及評估。
我覺得戴活動假牙,疼痛真的是最常出現的問題,包含基牙疼痛和軟組織疼痛,基牙疼痛大多是因為受力過大或卡環的側向外力。如果你是軟組織疼痛的話大多是因為基托邊緣過長,過度銳利,或基托的組織面出現小瘤等等,也有可能是因為牙槽脊部分有骨尖或骨禿、骨脊都會有可能形成組織倒凹的問題,若覆蓋黏膜較薄,假牙擠壓基托救護下沉,尖脊磨破等引起疼痛的問題。另外還有固定位置不夠穩定,主要可能是:1、彈跳,就是卡環未進入基牙的倒凹區,2、蹺動、擺動、上下動等原因是卡環體與基托不貼合,導致間接固位的位置不適當,牙合支托,卡環在牙面形成一個支點,讓卡環無固定位置的能力。3、基托與組織不密合
每一個人的牙齒都是無可替代的,即使是雙胞胎的牙齒或許也有所不同,針對不一樣的牙齒形狀、大小和排列,或是甚至曾經做過的治療,也許都會影響到你是否適合做全瓷冠貼片。因此想做全瓷冠貼片的各位,推薦必需親身到牙醫院所一趟,給專門做全瓷冠的牙醫生判斷,才可保證你是否合適。可別以為任何牙齒的狀況,都可運用全瓷冠貼片來重建美觀囉!全瓷冠等同是替代舊有假牙的嶄新材料,全瓷冠即是全瓷牙冠,簡單來說就像是當你原先的牙齒因為牙周病、蛀牙、斷牙等原因近乎難以被留存時,牙醫生還是會致力保留牙根及部分牙齒,由於原先的牙齒或許太小、太脆弱、不好看,這個時候推薦套上專屬客製化的全瓷冠,由於色調與透明度幾乎效仿四周的真牙去製造,幾乎看不出來有區別,還能夠保持牙齒應有的美觀跟用途,是許多患者和牙醫生都十分推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