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週末狂睡36小時!整日昏沉愛睏 恐患「類嗜睡症」

23歲的小李初出社會,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由於對新工作還不上手,加上業績壓力大,幾乎天天加班到半夜,幾個月來都是一到假日就整天沾著枕頭呼呼大睡,甚至週末連續睡了36個小時,家人驚覺不對勁,帶著他就醫才發現原來是長期工作壓力大造成睡眠不足,遇到假日就狂睡補眠,罹患「類嗜睡症?。

你也終日昏昏欲睡,白天爬不起來,上班、上課更是常常無意間睡著,懷疑自己得了「嗜睡症」嗎?但是看了醫生卻拿不到診斷證明,還擔心被人歸咎你就是「懶」,其實很可能你得到的是和嗜睡症症狀很相似的「類嗜睡症」。

有症狀別硬撐 恐形成惡性循環

「類嗜睡症臨床上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撐過去就好了,但不少人是撐不過去,」楊聰財說,雖然類嗜睡症不是正式疾病,但如果沒有積極找出潛在原因,除了對生活造成影響,更可能被人扣上你就是「懶」,影響職場、同儕關係。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牙齦、牙周韌帶和齒槽骨)發生病變,輕者會有口臭、牙齦發紅腫脹疼痛及刷牙流血症狀,嚴重時牙齒會搖動甚至脫落,常見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這兩種臨床症狀不盡相同的疾病,一般籠統合稱為牙周病。牙周病也會透過唾液,經由飲食及家人的接觸而互相傳染。40歲以上百分之九十有牙周病;另者細菌一旦經由發炎的牙齦進入血液,附著在受傷的心臟瓣膜或心內膜壁上,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引發心臟疾病。造成牙周病不單只有一種病菌,需要精確診斷出是那一種細菌,才能對症下藥,在傳統的牙周治療加上使用雷射光的牙周病治療方式高能來同時消滅所有感染區內不同種類細菌是最佳方法。

例如上課無活動假牙法專心、學習能力降低,成績很可能下滑;工作上則老是無精打采,容易受到上司責備;甚至假日都宅在家中睡覺不出門,「上帝很公平,給人一天24小時,你把時間都投入在床上、睡覺上,其他的運動、與親人相聚、找親朋好友活動的時間都被佔據,當然會形成惡性循環。」

楊聰財建議,若有長期嗜睡的現象,最好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避免影響生活及工作。平常則要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注意均衡飲食、保持正向樂觀好心情、學習正確紓壓技巧、牙周病治療以及培養運動習慣,都有助於遠離「類嗜睡症」。

牙周病主要分為兩類:牙齦炎與牙周炎,牙齦炎常是牙菌斑過多所致,它容易堆積在牙縫間與牙肉邊緣,鈣化形成牙結石,症狀主要侷限在牙齦部位。牙周炎常會有出血紅腫、疼痛、牙齦從牙齒上剝離的情況,更進而侵犯牙齦下方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
牙周病初期可能僅牙齦些許紅腫,一旦口腔衛生持續不佳,就可能帶來嚴重傷害。若出現下列症狀,代表可能是牙周病的警訊:
1.刷牙時牙齦出血
2.口臭
3.牙齦腫脹或產生膿包
4.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及牙縫變大
5.牙齒對冷熱敏感
6.牙齒鬆動或咀嚼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