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齲齒要小心 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會要命

嬰幼兒齲齒千萬不可輕忽!台中市一名2歲小孩,上週起出現食慾不良,接續又出現發燒及上唇腫得像麵龜,急壞媽媽。經中國醫大兒童醫院診治,赫然發現孩子是早期嬰幼兒齲齒合併蜂窩性組織炎,幸好及時就醫,否則引發全身性敗血症,可能危及生命。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2011年我國三歲兒童齲齒率61%、六歲兒童79%。兒童蛀牙率比2006年還高,顯示大家對幼兒牙齒保健觀念,還停留在乳牙蛀掉沒關係,反正會換牙的錯誤觀念。活動假牙

中國醫大兒童醫院兒童牙科醫師洪仲銳表示,嬰幼兒齲齒會影響乳牙功能,譬如咀嚼、發音、美觀和恆齒良好的萌發順序,嚴重時,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

一開始戴全口假牙,常常會有口腔黏膜壓疼的狀況,甚至可能會出現黏膜潰瘍,就要趕快回診修改假牙,如果沒辦法即時回診,可以先暫時不戴,取下假牙放入冷水當中,不能乾置,千萬不能忍戴繼續戴,否則會壓傷牙槽黏膜或損傷牙周支持組織,如果接診的醫生沒有壓力指示糊劑累的材料,可以在複診前2-3小時戴上假牙,以便就診的時候醫生能準確地找出壓痛點,便於修改調整。一開始口內可能會常常有些異物感,口水增多,甚至會感覺噁心,想吐,有的發音不清楚,或者咀嚼不方便,這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只要堅持戴用,以上這些症狀便可以逐漸消失。另外要提醒就是一定要循序漸進的進食,一開始戴假牙不能吃硬的食物,也不適合咬食物,最好先吃軟的小塊食物,暫時用後牙咀嚼食物,大概使用1-2週後,就可以漸漸開始吃一般的食物了。

洪醫師以兩歲宣宣為例,說明齲齒不可輕忽。宣宣是2歲小孩,上週起出現食慾下降,接著發燒,上嘴唇腫脹等症狀,經診治排除病毒感染,後來轉往牙科,赫然發現他是早期嬰幼兒齲齒合併蜂窩性組織炎,隨即住院以抗生素治療,在控制感染後,再處理齲齒,終於健康出院。

洪醫師表示,兒童蛀牙可找專業牙醫師評估,決定不同治療方式;如補牙治療、根管治療及適當牙齒復型。但預防勝於治療,兒童健康手冊規劃六歲前,應接受十一次牙齒檢查及塗氟。第一次看牙時間是幼兒長出第一顆牙,建議最晚不要超過一歲,除了幫幼兒徹底口腔檢查,家長更要瞭解如何照護幼兒口腔健康,可適時為牙齒塗氟,保護牙齒健康。

年紀大的長輩的活動假牙隨著年齡增長與骨質流失,活動假牙就會逐漸沒有施力點,開始滑動,容易造成黏膜發炎及破皮,活動假牙的問題多會出現在下半部牙齒,面對這樣的狀況,現在可以利用「植牙」的概念來協助固定全口活動假牙。「這道理並不難,就像是幫活動假牙裝上鈕扣固定。」其實就是在下顎前牙的下巴骨裝上兩顆植體,植體上方搭配活動假牙,再裝上類似鈕扣的裝置,完成後將活動假牙扣上,就可以減少活動假牙跑掉的問題。下顎前牙的下巴骨因骨質比較硬,且沒有重要的神經、血管通過,就算因長期配戴活動假牙而萎縮,多半仍具放置人工牙根的條件,只須植兩顆牙齒,花費40分鐘,對年紀較大的老年人來說,也比較不用擔心無法手術的問題。不過,術前還是要經過詳細的健康評估,最好是沒有嚴重的血糖、血壓問題、服用抗凝血劑等狀況;術後病患家屬也要注意協助維持傷口的清潔。活動假牙並每半年固定回診,請醫師協助改善活動假牙狀況,這樣才能延長假牙的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