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衷 WWW之父籲簽約維護網路安全

為期4天的網路峰會(Web Summit)今天在葡萄牙里斯本揭開序幕,全球資訊網(WWW)發明人呼籲擬定合約,回到初衷,讓網路變得更安全。

這場網路峰會(Web Summit)預計將吸引約7萬人共襄盛舉,包括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講者、政治人物與新創公司,WWW發明人,英國電腦科學家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表示,為了讓資訊得手機資料救援以交流,1989年發明了全球資訊網,如今網路已經偏離了創立初衷。像假新聞、隱私權問題、還有人藉此獲利與操控他人。 63歲的柏內茲李呼籲政府硬碟救援、公司與公民敲定一份「完整的網路合約」,讓網路變得「更安全且讓所有人使用」。 柏內茲李剛成立了新創公資料救援司Inrupt,建立了開放原始碼平台Solid,將分散網路並讓使用者選擇他們想要保存的資料,Solid的目的是讓使用者繞過Google與臉書Facebook等科技龍頭。這兩家科技龍頭因為擁有 YouTube、WhatsApp和Instagram等大量應用程式與服務,現在直接影響近3/4的所有網路流量。

硬碟是電腦的主要儲存裝置,當硬碟發生故障時,可能會遺失部分資料,甚至可能整個硬碟的資料都會丟失。很多使用者並沒有資料救援的概念,認為磁碟上的資料一旦遺失或毀損就永遠無法找回。其實,諸如徹底刪除、格式化、硬碟故障、病毒破壞造成的資料遺失和損壞,大多只是發生在「讀取」層面,資料本身是完好的。因此若能認清癥結,對症下藥,解決「讀取」方面的問題,資料自然就會失而復得。Windows 的檔案移除動作並沒有把全部檔案都從硬碟上清除,而是把目錄區做了一點小變動,也就是將目錄區檔案的第一個字元改成 E5,作為移除檔案的標記,但實際上檔案實體仍存放在硬碟中,直到新檔案寫入該位置。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看起來已經損壞的資料,只是意味著無法從作業系統中讀取,實際上,這些資料仍存在於資料暫存區,可以透過一些方法將其復原。

當發生檔案刪除、遺失、損壞的問題,請不要慌亂,並且務必注意以下事項:
1.不要再對硬碟做任何的寫入操作:因為沒人知道寫入的新資料是否恰好覆蓋遺失資料在碟片上存放的位置。造成資料損毀,有可能再也無法救援遺失的檔案。
2.不要進行磁碟重組:因為一旦重組磁碟,檔案在硬碟中存放的位置將會發生變化。重組移動的檔案位置有很大可能覆蓋到部分或全部的被刪除檔案的叢集位址。造成檔案無法被救援。
3.在資料救援的過程中,搶救回來的資料應當儲存到另一個硬碟分割區或其他外置存儲裝置上,避免覆蓋自身叢集位址或其他尚未救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