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主燈巨鮪來富安座

2019台灣燈會登場,主燈「巨鮪來富」下午在大鵬灣燈區進行安座儀式,宣告今年台灣燈會正式開跑。位於岸際的鮪魚主燈在燈會結束後,將永久在現場保留展示,成為大鵬灣的新地標。

「巨鮪來富」高16公尺,跳脫過往的生肖主題,結合在地文化歷史及物產,以東港鮪魚為造型,象徵豐收及平安。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台灣寶寶副食品燈會30周年首度移師國境之南,縣府在屏東市、東港及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共3個燈區,以主題樂園方式呈現。

巨鮪來富主燈就位於岸際,可從陸上、海上兩種不同角度欣賞,燈光及海上倒影相互輝映,更加璀燦,是今年燈會最大特色。主燈將搭配水幕,每小時整點及半點各推出1場主燈秀。

寶寶粥咪們餵食寶寶副食品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寶寶拒食,因為當寶寶符合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的這段時間,差不多恰好為寶寶的厭奶期(寶寶三、四個月),所以寶寶很可能會顯得什麼都不肯吃,會讓媽咪傷透腦筋;而針對這個問題,就是鍥而不捨的多試幾次,讓寶寶適應。若寶寶吃了寶寶副食品之後,產生了異於平常的哭鬧,或有出疹、拉肚子等狀況發生,可能產生過敏反應。麥粉較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所以五穀根莖類的副食品最好先由米粉開始,待寶寶無不良反應時,再添加其他的五穀根莖類食品;此外,蛋白質也是極易造成寶寶過敏的食物,必須要等寶寶七、八個月大時才能給予蛋黃,而全蛋則要等到寶寶十個月大後才可嘗試。很多媽媽為了節省餵食時間,所以將米、麥粉直接加在奶水中餵,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副食品應有別於奶水,而改用小湯匙餵食。還有一點是要補充的,就是將米、麥粉混合奶水餵食,通常會使得正常濃度的奶水變濃,而增加寶寶便秘的機率且同時對於寶寶腸胃、腎臟的負擔都會增加;所以混合餵食或許節省了些時間,但實際上寶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大鵬灣將設計各式主題燈區,除了主燈所在的光耀30燈區,還有傳統燈區、競賽燈區,在地產業的農業海洋、農再燈區,屏東33鄉鎮市及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等地方族群燈區。

其中競賽花燈邀請國中小師生製作,全縣317個社區關懷據點長者也手作花燈打造「萬歲好鑽」光廊。現場也安排國際知名水上表演劇團演出,還有夜光踩街,並與英特爾公司合作引進難得一見的無人機璀璨燈光嬰兒副食品秀。

潘孟安歡迎全台民眾同時安排一趟屏東之旅,縣府規畫10大精選遊程和22條加值路線。期間屏東也有舉辦熱帶農業博覽會、落山風藝術季、四重溪溫泉季,民眾可從北到南玩遍屏東。

寶寶的第一道副食品通常是煮白粥,取上層的米湯,煮白粥的比例是白米:水=1:10,也就是說10公克的白米外加100公克的水,然後用電鍋煮熟,看寶寶吃的狀況漸漸降低水分的比例,一天吃1-2次,約2-3湯匙(30~45公克),可以依據寶貝咀嚼吞嚥的狀況,漸進增加量或濃度。嬰兒副食品一定不能用奶瓶裝,一定要用湯匙餵食,以免有塑化季的疑慮,盡量用矽膠材質的湯匙。食材方面可以選擇白米、綠色蔬菜(菠菜、青江菜、小白菜、莧菜、地瓜葉、高麗菜、花椰菜)、紅蘿蔔、白蘿蔔、五穀根莖類(馬鈴薯、地瓜、南瓜)、水果(香蕉、葡萄、蘋果、水梨、哈蜜瓜、木瓜)。以天然的食材來製作副食品,千萬不要使用罐頭或加工食品喔!每加一種新食材會試5~7天,後來3~5天就會再試一種新的食材。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再依自己寶貝的實際情況去調整。由於我們無法確定寶寶會不會對某一樣食材產生過敏反應,所以每次只能加一種新食材,寶寶可以接受,且無過敏反應,就可以嘗試第2種食材~第二種食材無過敏反應了再將這二種食材複合使用。媽咪們要記得寶寶4~6個月這個階段副食品不是主要營養來源,還是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副食品只是在餐與餐之間少量給予,讓寶寶有味覺的探索並適用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探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