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啃老理論被網狂轟,換工作搬回家被母要求「付房租」

住家裡就能省房租嗎?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最近得到一份在家附近硬碟救援工作的機會,打算搬回家裡省房租,沒想到媽媽卻以「獨立負責」為由要他付租金,但他認為付租金跟獨立沒有關係,因此上網詢問大家意見。

還有不少網友抨擊原PO想法,「都出社會了,本就該主動住家裡時幫忙負擔家計,不論你爸媽現在經濟能力如何。若你多少有主動給錢或孝親費,我想你爸媽也不會跟你說租金的事情」、「你一直這種理所當然啃家裡的態度,我大概明白你媽了,現代一堆畢業背幾十萬學貸,還要給孝親怎麼不去比一下」、「同樣的道理,你住家裡付租金,住外面也付租金,又沒有損失,那幹嘛要跟家人計較」、「就是因為你這種拿父母資源理所當然的想法,你媽才會要付房租對自己負責吧」。

像一般資料救援最基本的就要去尋找同樣容量、同樣型號、同樣電路板的硬碟,匹配的程度才會比較高,當交換資料救援零件去讀取的時候才會讓救援的機率提高,可是就算是這樣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救出資料,因為交換磁頭跟電路板還有參數得調整才能讓讀取順利一些,若無法調整出好的狀態,就無法讀取出來。也有可能讀取狀況不錯,但是讀出來的資料卻無法開啟。也有可能大部分可以讀取跟開啟,但是某些部分因為壞軌而讀不出來,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花了相當多的功夫,最後卻無功而返。

對此,少數網友則建議他「距離產生美」,租金一樣的話不如在外面住,也有網友認為家人收租有點奇怪,可以改成幫繳水資料救援電、房貸。

在電腦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小心將硬碟中的重要資料刪除,有可能誤刪的是照片、影片或工作文件資料,總之我相信大家會崩潰都一定是對自己相對重要的文件,但是很多人可能會不知道怎麼去做硬碟救援,首先我們可以先到資料回收桶把已經刪除的文件還原,但如果已經在資源回收桶找不到誤刪的文件就可以先找備份文件,例如google相簿或者雲端備份,但如果剛好就是沒有備份到,那我覺得就可以找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來幫助你找回遺失的資料,這時候千萬不要再寫入新的資料了,因為很有可能會覆蓋到你刪除資料的位置,因此找專業的技術人員來搶就是比較低風險的事情,但是我們除了要負擔比較高額的救援費用以外,還要承擔在資料救援過程中可能會有洩漏隱私的風險,所以真的要慎選廠商,事前看一下評價,找到值得信任的廠商,自然就可以更有保障,並且也不用擔心重要資料被外流,還是有很多優良的廠商在資料隱私部分還是很保護用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