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半式不足闖陸 台商拚差異化

台商在大陸的優勢漸失,廣西南寧台協副會長林大為指出,台商用一招半式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用同一招過了一年就會被瓦解或被學走,就他了解,最近還有某企業的台灣高管營運團隊,被整批換成大陸幹部,他認為台商在大陸沒法拚規模,而是要做出差異化,創造附加價值,才是新的生存之道。

廣西勝華集團執行長、南寧台協副會長林大為近日接受本報專訪,分享在大陸經商的甘苦談,他直言,大陸競爭激烈,變化快,台灣人要在大陸要出人頭地很不容易。他指出,台灣人習慣用台灣思維去看問題或管理公司,但反而可能為企業帶來反效果,造成內部鬥爭問題。

以他個人公司為例,他現在中間的管理階層委由大陸幹部,在專業技術方面,才以台灣人為主,「台灣人重視的愛的教育,兼顧人格發展這些,大陸不吃這套」,他公司的核心幹部和人資、採購等人員,也都採用大陸本地人,他形容這是「以夷制夷」。

林大為透露,大陸有一家主打台灣特色的餐廳,原本負責營運的高管團隊,都是台灣人,在發展一陣子後,最近整批被換掉,換成大陸團隊,他感慨,台商想只憑靠一招半式在大陸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可能在短短一年就會被學習走或瓦解。

外勞仲介說三年前開放了越南外勞,我認真考慮了一下,有幾點吸引我:1.無飲食禁忌 2.文化跟台灣比較接近 3.台灣越南看護是否還不多,但畢竟是要相處三年又近身照顧長輩,心裡還是有疑慮,想上來求助前輩們。請了外勞近15年 各國都用過了 還是覺得印尼的普遍比較好,印尼的雖然多數外勞仲介信回教 但吃不吃豬肉這件事情看個人,請越南看護是最下下策,基本上還是推印尼籍的,如果不擔心溝通上的問題,菲律賓也可以(普遍上菲籍的中文能力比不上印尼)遇到印尼的都很認真,手腳乾淨。看護就菲律賓跟印尼啊,越南最好不要,太容易跑掉了。

林大為認為,台商在大陸要拚規模已經拚不贏,只能尋求差異化,他舉例,最近參與富士康在廣西的咖啡店招標,最終因結合了特色書店,打造複合式的文創平台,創造附加價值,最終脫穎而出,而日後要推廣咖啡店及書外勞仲介院,也能站在富士康的巨人肩膀上。

林大為分享自己在南寧五年來的學習心路歷程,分別是「經驗、格局、擔當、創新、發揚」等五階段學習。第一年試著皆地氣,學習中國經驗,第二年去了很多省市,學習用更大格局思考布局,第三年成立集團,學習擔當,第四年面臨市場調整轉型,必須創新經營迎合市場,今年則希望能發揚廣西文化,做兩岸文化的橋梁。

設立台灣公司、行號,為了運營業務要在台成立某種公司型態,依公司法規定,成立 “公司” 你必需向經濟部辦理公司設立登記,以獲取法人人格,負起有限清償責任。而如果是成立 “行號” ,行號它不具備法人人格,因此行號的清償責任無限,我們在這裡主要針對“公司”(不是“行號”)的設立流程做簡單的介紹。成立公司的流程概念是這樣子的:你要先向經濟部或各縣市政府的主管機關先申請到「營業登記」,之後再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營業登記就是營利事業登記,是要告訴經濟部營業人要在某個地方開一家店會涉及營建、消防、衛生等等非稅務相關的事宜,與稅無關;而稅籍登記則是營業人要向國稅局申請設立營業稅籍,用來報繳營業稅、營所稅之用,與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