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簡立宗】
為促成特定產業推出與電能資料趨動相關的加值應用服務,及擴大後端大數據分析之有效資料,提升我國技術水準及形成電能資料驅動商業化模式(服務與營運模式),資策會數位所在經濟部能源局的指導下,27日舉辦「電能資料趨動平台加值服務」SIG成立儀式,會中並提出符合各產業特性的多角化解決方案,推動產業跨業合作與數位化創新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
資策會數位所所長何文楨指出,2017年,全球智慧電表安裝量為8,820萬具,到了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8億具。未來6年,電表裝設數量將跳躍式的成長6倍,但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只是「量」的增長,而是驚人的電能數據收集量。這項「電能大數據」的價值,以及數據分析背後的商機,各國電力公司、能源技術服務商,甚至智慧家庭產業都觀察到了,紛紛利用智慧電網、物聯網、大外勞仲介數據分析、AI等技術,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並整合更多其它資料來源,來提高營運績效。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於硬體研發與設備保修的工程能力很強,但是在大量設備安裝後要面臨的是客戶端大量數據資料如何分析、診斷、預測、判讀,這是所謂的資料加值應用,也是再次抓緊客戶的好機會。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副理事長楊金石表示,節電要從能源效率的改善著手,能源效率的改善則有賴數據作為參考。隨著再生能源運轉占比提高,電力調度亦有賴資料快速蒐集,電能資料驅動平台之成立,將有助於提升國內能源使用效率及環境控制,而透過電能資料趨動平台加值服務SIG之成立,則有助於各方交流,共同為國內能源轉型努力 。
現在有許多工廠在設立時,最需要的就是價值性高的勞工,但以台灣而言,要聘請到這樣的人員是比較困難的,面對台灣物價指數還有薪資比例,能接受低薪又無技能的菇做的人比較少數,接受的也大多是大學生或高中生,但也都以服務業為主。但有些職缺是許多人不願意做的,這時候雇主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選擇外勞移工,但是在聘請外勞移工的過程中,申辦手續跟流程,都是非常繁瑣的。甚至有些文件在申請時還有時效性,如果一個不注意又要重新來過,如果還每個月都要申請,非常耗心力,所以直接交由專業的外勞仲介還是比較洽當,現在多數公司也是直接跟外勞仲介也稱人力派遣公司做接洽,請他們派遣東南亞移工詢問是否有意願來就職等等,藉由仲介公司的介紹,雇主這方找到了符合他的員工,而仲介這方也抽取了適當的手續費及佣金,而移工這方也得到了他希望的工作,這樣對於三方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而人力派遣公司,是需要申請採許可制的,許可證效期只有2年,在規定下也必須遵守介紹費以及仲介費還有其他之限制規定,若有違規之情事,則予以罰鍰、停業處分和不予換證等處分。
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世光說,隨著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持續提高,與電業自由化即將來到,國內電力市場將快速轉變。
尤其是台灣98%能源有賴進口,唯有利用數據,才能找出節能方法,能源效率與彈性才能進一步提升。這不但是電節能資料驅動服務平台最大意義,也是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共同努力方向。
台灣物聯網協會秘書長龔輝云表示,節能資料驅動服務平台之導入有助於優化節電效率,大幅提升至30%。他以最耗能最大馬達為例,馬達耗電占總能源消耗約40%∼50外勞仲介%,若能將節能效率提升至30%,則可節省一個核能電廠的發電,缺電就能迎刃而解。電能資料趨動平台加值服務SIG可以說是互利共生的合作模式與平台,台灣物聯網協會亦將會積極參與。
台灣有許多行業職缺,服務業卻是佔了6~7成之多,其餘的行業大多也是內勤行政,還有工程師、作業員、做工師傅、公務人員等等,其中服務業大多都是大學生高中生,這群充滿活力的熱枕,且朝氣上像的年輕人居多,內勤行政就比較不一定了,有些工作行業的內勤行政就很辛苦,有些會比較簡單,而公務人員,就是要有機會考上,當然薪水就很穩定但也是很需要年資的一份工作,工作項目也很固定。工作本身就沒有輕鬆的,尤其是有些比較繁雜或是工時長的工作,會比較少台灣人願意去做,造成該職缺缺工問題嚴重,這時候如果這個工作是比較不需要言語交流,都會藉由外勞仲介公司派遣移工來解決缺工問題,但是如果像是服務業或業務,這種需要介紹或推銷動作,這種就不適合外勞移工擔任,除非外籍移工有良好的語言能力,或是服務的消費者是自己的東南亞族群,對於語言沒有交流障礙的話,那當業務也是可行的,總之各行各業都有辛苦的地方,生活的開心還是最重要。